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父爱的伟大,受到爱的教育。
3、初步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导入
1、板题,读题。
2、质疑: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找词句、看图片,感受这是一场大地震。
让学生概括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学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三、顺学而导,感受父爱
(一)静心默读1—12自然段,勾画出能体现 ……此处隐藏7396个字……展,延续“亲情”
1、出示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
2、将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父了不起子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相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回顾这一堂课,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
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首先,大家对“了不起”质疑,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之后,学生针对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语句进行质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伟大;接着,学生针对阿曼达在废墟下的等待质疑,进一步体会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以疑促读,简化了教学环节。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单纯明确: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