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恐龙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恐龙课教学反思1《恐龙》这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执教者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同学们,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二至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
“你喜欢哪种恐龙?”教者根据学生回答,精心指导学生学习雷龙的特点,感受其是个“庞然大物”,小结出了一系列的学习方法,然后教者发挥出指导作用,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它恐龙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地感悟恐龙种类的繁多,形态的千奇百怪。
“恐龙是这样有趣,这样神奇,你们还了解恐龙的其它知识吗?”请学生自己上台当一回老师,介绍有关恐龙的其它知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惯,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恐龙的灭绝到今天还是一个谜团,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消失的吗?”这个“软性”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这既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呼唤,学习动力系统的激发,更是对学生自主 ……此处隐藏11380个字……对于恐龙都很感兴趣,课一开始,我通过恐龙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初读环节,通过指名读词语,在词语中找反义词,找发现,再将词语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等形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结合所出示句子提出质疑:笨重、迟钝的恐龙和轻灵、五彩斑斓的鸟类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但是科学家们却认为它们有着亲密的关系,那科学家们到底认为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去第一自然段中找一找相关语句。结合学生所找句子中的部分词语,例如:似乎、大量、一支、漫长等,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围绕“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通过同桌合作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为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过程做好了铺垫。在反馈表格的过程中发现作者通过对比让我们清楚而又形象地读懂了这个家族的形态各异,使得说明更加的生动。从这我们又可以知道说明文的另一个特点,不仅准确还很生动。根据表格的提示,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回顾整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词语教学环节,节奏还应该再紧凑些,为后面的精读环节留下更多的时间。教学设计中有些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不能很快领悟,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花的时间就比较长,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进行提问还需揣摩。此外,课堂上的引导语言还有待提高,还需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