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半截蜡烛》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1一、针对课文类型,正确选择教法
《半截蜡烛》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女儿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之初,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发现本文围绕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如果要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就会打乱文章原有的严谨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呢?在做好简单的课件后,我随即又否认了。因为我发现这对我的教学起不到异常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让人有一种“通读通讲”的感觉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种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就对三个情节采用了三种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即在讲伯诺德夫人时,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知伯诺德夫人的为人;在讲杰克时,我就让学生用学习上段时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在讲杰奎琳时,我直接让学生来读杰奎琳的话,并用上采访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杰奎琳的了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我认为我 ……此处隐藏14966个字……否一开始就想到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文本如是说: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此可见,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是反复比较思考的结果,是一次智慧的结晶,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但再绝妙的方法,都无法保证其绝对的安全。那个夜晚,绝妙方法藏起来的绝密情报突然处在了绝境之中:一个德军中尉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智慧受到了挑战,曾经的智慧结晶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怎么办?
智慧在继续:伯诺德夫人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灭。当伯诺德夫人的主意失败后,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出,屋子顿时暗了许多。当杰克的主意失败后,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最终,“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你看,在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行动,与敌人展开智慧的周旋,并最终获得了胜利。我们又何必去争论是谁保住了秘密呢,这不又是一次智慧的成果吗?
最后,可以让学生继续猜想:德国军,官走后,伯诺德夫人还会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吗?
所以,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智慧的结晶需要不停地翻新,因此智慧也需要不断延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生活不都需要智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