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时间:2023-03-14 04:38:38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1

[成语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

[成语解释]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典故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2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 ……此处隐藏710个字……,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也能向学生请教,长辈能向孩子请教的好观象,我觉得他们一点不会觉得耻辱,因为他们也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觉的是千真万确的,我要紧紧记住这个真理。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4

【出处】

《论语》。

孔子常常教导自己的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了这种学习态度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对于那些能够做到不爱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学习为耻的人,孔子特别赞赏他们,认为那是好学的表现。孔子自己也时常这样做。

孔子初次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祀祖先的典礼,因为对于许多礼仪,孔子都不明白。

因此孔子不停地问身边明白的人。这是什么礼仪?它表示什么意思?下一步该做什么?孔子把他不清楚的每一个礼节都问清楚了。

很多人不仅不为孔子的这种学习态度所感动,反而在背后嘲笑他:“还给别人当先生呢?连这些礼仪都不懂。什么都要问,真是不以为耻。”孔子听了这些议论后,坦然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于自己不懂、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明白,弄清楚,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方法。”

孔子除了重视书本知识以外,也注重吸收别人的经验。他主张多听别人的意见,并择善而从。另外,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的同时,孔子也吸取别人以及古代的知识,重视实际材料和证据。

孔子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日益成为学识渊博的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释义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求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